360的周鸿祎曾说他“不喜欢为钱而工作的员工,但一定要给员工好的经济回报”,这话的悖论在哪儿? 就一点:一家企业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不为个人发展而只靠使命感支撑呢?每个人都希望做既有意义、又有情怀的工作,但前提是有合理回报,马云早年确实忽悠了一些人拿很少的钱跟他一起创业,但那是有缜密的商业规划和远期财富故事做背书的,我不认为其中有人是纯粹被忽悠过去的。到了网易,丁磊的态度却很勉强:“其实,我根本不想做微博,是下面的人吵着非要做,我没办法。 还记得电影《搜索》吗?网络暴力对于一个人的伤害是无法估计的。
接着,张兰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,开了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餐厅,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“俏江南”。而处于“准关闭”状态的企业还有上百家。甚至有时会“弃马保车”也未尝不可,至少能优先保住企业的生存,其后才有可能再图发展。
上市的热乎劲还没过,杨国强又搞出了大动作。 2002年,刘晓东发现用伏特加、威士忌、白兰地等洋酒和果汁调配、灌装生产、成本约为3元的预调鸡尾酒(又称:预调酒,区别于现场调制的鸡尾酒)是一个比香精更赚钱的行业,其在上海夜场一个月的营收超过百润香精在全国一年的营收,于是想进入该行业。
于是……也就没有了然后。 2006年,杨国强迈出了全国扩张的第一步。